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理论:里昂惕夫反论【悟空海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 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 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由于他的投入一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投入一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 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等。
里昂惕夫对赫一俄原理确信无疑,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 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 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 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一俄原理进行验证。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 劳动力两种,对200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所使用 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 计算结果显示,美国岀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一俄原理相反,正如里昂惕夫的结论所说:“美国参加国际分工 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

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理论:里昂惕夫反论【悟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