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贸易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悟空海运】
资源禀赋理论是当代自由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该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瑞典经济学家埃 利・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俄林的主要著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h 1977年获得诺贝 尔经济学奖。因俄林采取了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所以该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克服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某些局限性,认为生产商 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 要作用并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而且,他们注意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 产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这种在生产中 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品的生产则主要是靠手工操 作,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这种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则称为劳动密集型 产品。这里的“密集型”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钢铁生产中所需要的资本/劳动的比率高于 大米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那么钢铁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大米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反之,钢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米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也由产品生 产中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储备稀缺程度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 价格会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在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 里,资本的价格相对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因此,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 家,一般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在资本充裕的国家,则具有生产资本密集 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 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俄林对其理论的阐述首见于其1924年发表的博士论文《贸易理论》中.而后,其在 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则更周密地论证了资源禀赋差异所产生的区间 贸易和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阐述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1. 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俄林认为,区间贸易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两地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而后者又是由生 产要素的供给及其价格决定,故两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或其稀缺性的差异)是 贸易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通常大量使用本地丰富而廉价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会成 为该地区的出口品;而需要大量使用本地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则应从其他地区 进口。另一原因是生产要素不具有完全可分性。因为生产要素不完全可分,所以小规模生产 是不经济的,而专业化的规模生产会带来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因此,各地区发挥 其资源的相对优势并追求规模经济就导致了区间贸易关系的形成和发展C
2. 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
国际贸易只是区间贸易理论的扩展运用,不同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更 多阻碍,故更应注意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问题。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内.各国应该从 事生产和出口那些须较多耗用其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在本国生产须 较多耗用其供给相对不足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资源禀赋理论正确指出了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了资源禀赋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资源禀赋理论最大的缺陷是舍弃 了各国技术上和经济条件上的差别,认为各种生产要素本身的生产效率是相同的,忽视了世 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动态变化,不能解释当代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飞速增长的动态变化。
新古典贸易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悟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