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悟空海运】
自1967年至1983年,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承认,以海上运输为主导的 国际通行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是世界交通运输进入集装箱化时代的关键时期。1966年 海陆运输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一欧洲集装箱运输国际航线。1967年马 克托松船公司将“夏威夷殖民者”号全集装箱船投入到日本一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一年 后,日本有6家船公司在日本一加利福尼亚之间开展集装箱运输,紧接着日本和欧洲各国 的船公司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了集装箱运输。在此阶段初期, 世界集装箱保存量大幅度增长,从1970年的51万TEU增至1983年的440万TEU。集装 箱船型由改装船过渡到专用的500TEU至2 000TEU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小型和中型全集装 箱船。世界整个集装箱船队的载箱能力迅速扩大,1970年约有23万TEU。
这一时期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重要的特征表现在:集装箱运输从美国本土逐步走向国际化,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船舶是中小型集装箱船(第一代集装箱船),载箱量为700TEU-1 .000TEU,出现了集装箱专用泊位,集装箱规格趋于国际标准化,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150所规定的20ft、40ft的标准集装箱。70年代中期,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集装箱运 输虽然发展速度减慢,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时间较长,特别是许多新工艺、新机械、新箱 ;型、新船型以及现代化管理,都是在这一阶段涌现岀来的,世界集装箱运输向多式联运方 A 向的发展也孕育于此阶段中,因此称之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
从1971年起,世界集装箱运输步入扩展期,由于集装箱运输的高效率、高效益、高 .质量以及便于开展联运等特点和优点,集装箱运输深受货主和船公司、港口及有关部门的 ,欢迎,发展极其迅速,遍及东南亚、中东及世界各主要航线。到1971年底,世界13条主要航线基本上实现了件杂货的集装箱化,集装箱运输能力迅速增加。
1983年世界整个集装箱船队的载箱能力达到208万TEU,集装箱船舶的行踪遍布全球 范围,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各港口纷纷建设专用集装箱泊位,世界集装箱专用泊 位到1983年已增至983个,专用泊位的前沿均装备了装卸桥,并在鹿特丹的集装箱码头 上出现了第二代集装箱装卸桥,每小时可装卸50箱。码头堆场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等机 械得到了普遍应用,这起源于美国的底盘车工艺的逐渐没落。与先进运输方式相应的管理 体系逐步形成,电子计算机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1980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该公约虽然由于种种 原因迄今未能生效,但它对多式联运的定义、多式联运单证的内容、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 偿责任等问题均有所规定。这一时期的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特征是:集装箱运输船舶能力迅 速増加,出现了载箱量为2 OOOTEU的第二代的集装箱船,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世界各国普遍建设集装箱专用泊位,港口设施不断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 釆用,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手段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国际物流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悟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