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的货运代理的发展特色【悟空海运】
国际货运代理要想发挥其国际作用就需要在国外建立业务关系,即在世界各个地 区建立联络员或代理或分支机构的网点。发达国家在发展自己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 通常有四种做法:①建立由商务代表团控制的联络员或代理网;②在国外的国际货运 公司中入股;③在国外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④与外国的国际货运代理机构相互签订 协议。
国际货运代理是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商品要远距离运输,涉及装卸、储存、订舱、报关、商检、卫 检、保险等环节,如果每个环节都由买卖双方亲力亲为,由于专业技能、精力等条件 限制,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就需要国际货运代理人去辅助买方或卖方完成 这些环节。可见,国际货运代理从属于、服务于国际贸易,相伴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而 发展,二者之间互相推动,良性循环。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酎段
尽管我国的海上贸易发展较早,但货运代理行业的出现却是在资本主义列强变中 国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产生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入侵者在中国建立起 了贸易、海关、航运、保险等行业,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也逐渐形成。直到1949年新中 国成立前,中国的货代行业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洋行所控制和垄断, 主要是英商太古和怡和洋行,民族资本的货代企业无法形成有影响的独立行业。
2. 专营Bft段
新中国成立初始,我国就建立了国营的对外贸易运输企业一一中国对外贸易运输 总公司(中外运)o 1956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报关行和运输行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都并入到各地外运分公司,中外运从1949年到1983年期间成为 我国唯一的外贸进出口专业公司的货运总代理。这是由我国当时实行的对外贸易统制 政策所决定的。
3. 初步放开忻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贸体制和货运代理体制都已暴露出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 象,客观上需要以中远为主体的承运人和以中外运为主体的货运代理人建立新型的业 务合作关系。1983年国务院曾试图合并中远与中外运,但没有成功,政府行政无法解 决的,只好由市场竞争来解决。从1984年开始中远与中外运互相兼营,打破了中外运 一家经营的局面。此外,货代的行业管理也有明显改善,货运代理市场整顿初见成效, 货代行业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外商投资货代企业审批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出台。 1988年以后,中国政府允许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逐步放开实行多家经营。1992年以后中 国政府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在我国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我国的国际货运代 理业得以迅速发展。
4. 进一步放开酎段
中国加入WT()之后,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内开放的深度和广度。2005年政府允 许外商在我国独资设立货运代理企业,使得我国货运代理市场竞争加大。2008年中国

不同国家的货运代理的发展特色【悟空海运】